如何投资红利指数基金(波段买卖点判断)
一、红利指数基金是什么
红利指数基金的股息率投资法更适合保守型和稳健型投资者,为了能更完整地阐述股息率,我们要从“狗股理论”说起。
初看“狗股理论”4个字是不是觉得很好笑,“狗股理论”可以简单理解为:对付一只狗,需要的只是一根打狗棒。在熊市中它可以当货币基金,在牛市中可以当股票,退可守,进可攻。
我们经常会被各种复杂的、花哨的理论、神奇的技术、盈利模型、专家言论所吸引,不断地学习研究,最后还是亏损。
但是对付一只狗,再多的书本和理论,都不如一根绳索,或者一根打狗棒。股市中,“狗股理论”正是那根外表粗鄙,但却极其有效的打狗棒。
“狗股理论”是美国基金经理迈克尔·奥希金斯于1991年提出的一种投资策略。“狗股理论”在美国拥有超过半世纪跑赢道指的回测记录,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投资策略之一。
什么是狗股理论?狗股理论就是投资者每年年底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份股中找出1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年初买入年底再换10只,每年都重复这一投资动作,便可获取超过大盘的回报。
我们把“狗股理论”的策略简称为“狗股策略”。归根到底,“狗股策略”就是指数成份股的高息率策略。
何为股息率?股息率=股息/股价×100%。如果是股息派发金额较高,只要不是变卖资产来派息的,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公司拥有较为健康的现金流并且公司老板愿意和股东分享盈利;又或者管理层看好公司前景,并认为未来几年发展不需要动用太多资金,愿意把原本储备做不时之需的现金派发给投资者。
“狗股策略”能够贯穿市场的牛熊。市场对此已经有非常多的解释:当熊市出现时,只要获得高于无风险利率如银行存款的利息时,就相当于为资金构建了一个“熊市保护伞”,此为“守”;而当牛市开始时,“狗股”不但能继续享受股息收入,还能赚取股价上涨带来的价差,此为“攻”。
如果把股息率的高低作为投资的重要参考,那么完全可以不被市场价格的波动所左右,只要股息率达到自己的心理水平,便“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复利赚取更多回报。
格雷厄姆与多德在1940年这样写道:“经验将进一步确认证券市场的既有判断,将1美元的盈利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所带来的价值要高于将其记入资本盈余账户中所带来的价值。普通股东一般既要求公司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又要求公司进行适度的分红。”
投资者运用“狗股策略”能赚多少钱?“狗股策略”在其理论发源地美国已经有超过半个多世纪跑赢道指的记录。该策略年化回报率达到12.63%,远高于道琼斯指数3%的水平。
它仅有两次表现逊于市场,第一次为1999年,当时资本额巨大的科技股泡沫达到最高点,“狗股策略”跑输道指16%;第二次为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狗股策略”平均跌幅超过41%,跑输道指34%。
如果只看近10年,“狗股策略”表现只有6年能跑赢道指,但累计回报(连同股息)仍然高出道指10%。
A股中的红利策略
“狗股策略”是在指数成份股中找出10只股息率最高的股票,红利指数基金的“红利策略”与“狗股理论”选股思路非常类似。
在国内市场,基于数据分析验证可以发现,红利因子同样具备较强的有效性。
关于“红利策略”,巴菲特是怎么看的?巴菲特最大的创意,就是把股票看成债券,把每股收益类比为债券支付的利息,每股收益除以股价就是投资回报率。
债券有持续稳定的利息收益,因此可以清晰地进行估值。什么样的股票也具有持续稳定的收益?巴菲特认为,如果一家公司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那么它的股票就具备了债券的属性。
巴菲特把股票看成一张没有期限的债券,每个公司的股息率就是债券的票息率,股价就是债券的价格。
而在债券市场中,当一种债券的价格持续下跌的时候,它的票息率就会越来越高,吸引投资者买入,抬高其价格而导致其票息率降低。
而此思路如果迁移到股票上也是一样的:公司的分红一定,价格越低,股息率越高。
比如有一个股票按照每股给股息0.2元,当前股价是10元每股,不考虑税的话,股息率就是0.2/10×100%=2%。如果投资者当初是以股价5元进行买入的话,那么他所获得的股息率为:0.20/5×100%=4%,比之前的2%要高很多。
根据此计算逻辑,红利指数在熊市中并处于低位时,才能获得高股息率;在牛市中并处于高位时,只能获得低股息率,此时红利策略与其他指数对比的优势就不显著了。
只有在熊市底部中,红利指数低估时,其股息率的价值才能发挥出来,巴菲特把股票看成一张没有期限的债券,每个公司的股息率就是债券的票息率。所以股息率高到一定程度,大幅高于债券的票息率的时候,更有投资价值。
2018年A股大跌,市场情绪低迷,而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在逐步下降(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目前已跌破3%)。这时候有一类特殊的基金就非常有吸引力了,这类基金就是高股息率的红利指数基金。
红利指数基金具有高现金分红的特点。它的成份股公司一般具备强大且持续的赚钱能力。因为只有盈利能力强、利润充裕的上市公司才能拿出钱来给股东分红。如果公司本身就利润微薄或亏损的话,那是不具备分红基础的。
投资者要想获得红利指数基金的长期回报,必须要清楚长期回报的3个维度:长期回报来自股息、企业成长和PE波动的差价;如果红利指数的PE没有波动,那么其核心驱动因素就为:股息和企业成长。
笔者曾经在3个熊市底部抄底过上证红利指数基金510880,分别从2013年9月份、2016年1月份和2018年9月开始分批进场。在之后行情上涨中,上证红利指数基金的股息率开始低于固定收益理财品种的收益率时,开始分批卖出。
2018年9月11日,写下这样的一段话:
当前上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是多少呢?答案是4.59%,大幅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高于很多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而且达到历史熊市底部中的位置,表示上证红利指数开始具有安全的投资价值。
从安全和风险角度,上证红利指数更具有安全性,如果明年或者后年甚至许多年后,上证红利指数还在这个位置,那么它就可以当成货币基金一样,持有并在每年1月份稳定拿分红。
按它的分红规律,2019年1月分红0.12元,现在510880价格2.7元,假设到时候该基金还是这个价格,我们就可以赚到4.5%利息。
随着2018年10月份的行情继续下跌,开始执行满仓抄底的计划,不仅重点抄底了消费基金,也加仓了上证红利指数基金(510880)。最后股市见底反弹,并于2019年1月份开始持续大涨,直到4月8日,上证红利指数基金(510880)的股息率开始低于固定收益理财品种的利息,于是被按计划卖出。在此次投资过程中,从上证红利指数基金(510880)投资中获得21%的收益率。
二、新手如何根据股息率进行买卖
股息率高到什么程度可以买入?答案是:大幅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高于很多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而且达到历史熊市底部中的位置,表示上证红利指数开始具有安全的投资价值。
但是,要把红利基金做为保值账户的投资品种的话,就需要设定更高的条件:股息率大于GDP增速。比如2023年GDP增速为5.2%,红利基金的股息率大于5.2%时才能安心持有。
对于红利基金的新手来说,用定投方式和网格化方式会更合适。
1、新手定投操作:红利基金的股息高于GDP增速开始定投,低于GDP增速开始分批卖出。
2、新手网格化操作: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设计。比如,在红利基金的股息率刚高于GDP增速时,买入30-50%,之后股息率每增加0.5%,就加仓10%,形成了傻瓜式机械式操作。反之,减仓也按这个逻辑思路。
如果在新手操作方法之上,增加技术性择时和高抛低吸,将会产生更多收益,最后赚到股息率叠加波段利润,到手收益比较可观。红利基金的投资目标收益率是跑赢债券基金的收益率。
三、老手如何才能做好高抛低吸
关于高抛低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比较简单好学的是用布林线。
布林线是什么?布林线(Bollinger Bands)是由美国金融分析师约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种技术分析工具。
布林线通过计算价格的标准差来测量市场的波动性,以帮助投资者预测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确定买入、卖出时机。它主要由三条线组成:
1. 中轨:简单移动平均线(SMA),通常使用20日均线。
2. 上轨:中轨加上K倍的标准差(通常K为2)。
3. 下轨:中轨减去K倍的标准差(通常K为2)。
布林线指标的使用方法包括:
1. 波动性判断:当上下轨线之间的距离变大时,表示市场波动性增加;当距离变小时,表示市场波动性减小。投资者可以根据波动性变化来调整交易策略。
2. 趋势判断:当价格在中轨上方运行时,表示市场处于上涨趋势;当价格在中轨下方运行时,表示市场处于下跌趋势。投资者可以根据趋势来选择买入或卖出。
3. 买卖信号:当价格触及上轨线时,可能表示市场过热,为卖出信号;当价格触及下轨线时,可能表示市场过冷,为买入信号。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基本面分析来判断。
微观服从宏观。小波动服从大波动,大波动服从牛熊市,牛熊市服从经济、军事、文化和哲学等组成了系统内核。
1、在小震荡行情中,采用市值固定法,小于固定市值时进行补仓,大于固定市值时进行减仓,补完或者减仓后,市值不变。这么简单操作,就能赚到差价利润。
2、在大震荡行情中,采用布林线、箱体理论和趋势线进行高抛低吸。长期操作能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3、在熊市低位时,一边高抛低吸一边入场;在牛市高位时,一边高抛低吸一边出场。在大周期上能赚得更多。
微观和宏观都很重要。微观要努力,宏观要选择!选择大于努力。
在工作上的努力是决定财富的下限——不会饿肚子。但在投资上,大方向选择错了,小方向上怎么努力最终都是失败的。